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详情

首页法院党建文化建设详情

话成长 | 田也异:如何从法官助理转变为合格的法官?

发布日期: 2024-10-11 浏览次数: 4,139

去年12月底,我正式被任命为审判员,还没有来得及多感受入额带来的喜悦,我便调至东山法庭,投入到紧张的审判工作之中了。

经过这九个月的工作,我深刻的体会到法官与法官助理,两者的职责有着本质的不同,法官面临的压力远远高于法官助理。我时常反思,自己在入额之前,为何没能针对法官所需的一些能力进行自我锻炼呢?如果我当时培养了这些能力,或许我今天就能够更快的完成从法官助理到法官的蜕变。

古语有云“往之不谏,来着可追”,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经验,或者说是教训,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裨益。

执“深学细悟”之笔,书写政治坚定的信仰篇章。

张军院长说过:“审判工作既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更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在做法官助理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只要学好业务知识,今后就能当好一名法官,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没有注入过多的精力。但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愈发觉得政治理论学习对做好法官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着巨大的案件量,党的政治理论思想,让我补足“精神之钙”,意识到帮助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意义,解其所忧争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其所想争做群众的知心人,满其所愿争做群众的称心人;面对疑难复杂案件,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视角,即思考案件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影响,做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强化党性修养,能帮助我们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于细微处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迷失前进的方向,以知重负重、善作善成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执“笃行不怠”之笔,书写调研求索的奋斗篇章。

入额以来,我虽然审结了不少案件,但在调研工作上还稍显不足,根本原因在于我的法学理论知识储备还不够,对法律前沿问题的关注有些忽视,没能发现一些隐藏在小案件中的理论问题。此外,我在撰写裁判文书时,总感觉自己的说理不够透彻,常有言不尽意之感,原因也同样在于法学理论的缺乏。如果还能回到做法官助理的时候,我一定会多看一些法理学、民法学、诉讼法学等方面的书籍,提升自己的“文气”。

执“精益求精”之笔,书写事不避难的进取篇章。

自2015年加入江宁区法院,我先后在淳化法庭、汤山法庭、立案庭、速裁庭工作,接触过合同类案件、侵权类案件、婚姻家庭类案件以及部分商事案件。但到了东山法庭之后,我仍会碰到很多以前从未处理过的案件,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类案件。面对从未处理过的案件,一开始我总是抓不住重点,庭审结束后迟迟不敢下判,从而影响了办案的速度,现在通过经验累积和不断学习,对于一些疑难案件也能稍显从容。因此,我建议大家在法官助理的阶段,要多办案,并且要勇于办难案,同时多问多思,向身边经验丰富的老法官们“取取经”。法官助理阶段,是我们工作生涯中难得的试错阶段,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广泛涉猎,争取各类案由、无论繁简,都积极参与处理。这样,入额以后便能很快的上手。

执“人民立场”之笔,书写公正司法的为民篇章。

在从事审判工作时,难免会与当事人产生一些小摩擦,如果遇到情绪比较激动的当事人,此时一味将自己的想法输出,可能反而得不到当事人的理解,不如让当事人完全倾诉或发泄自己的情绪后,再引导他冷静下来思考,会极大提高调解的成功率。每个案子都有其特殊性,一方面要求法官在短时间内抓住事情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也考验法官与当事人沟通的能力。说来惭愧,我在从事法官助理工作的阶段,因为当事人一般不会直接找我,所以一开始我也忽视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等到自己独立开庭审理案件之后,才真切感觉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要,让群众知法、懂法、用法,亦是我们作为法院工作者的责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法官助理,我们或早或晚都会成为法官,对此我们无需心急,只需要努力让自己向合格法官的方向成长,将来才能从容不迫的走上审判岗位。

正文结束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