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江宁法院"两庭"建设一直在全市法院系统滞后,严重影响了审判工作的正常开展。2000年,江宁法院党组将"两庭"建设放到头等位置,集中精力、集中资金,全力推进"两庭"建设的开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党组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两庭"建设。2000年江宁法院党组认真分析了"两庭"建设落后的原因,及时成立领导小组,搭建建设班子,将机关审判法庭建设放在首位,以机关审判法庭建设带动人民法庭基础建设。院长朱伯华亲自挂帅,在审判法庭综合楼建设中亲自跑立项、跑资金、忙规划,遇有重大问题,及时召开党组会,通报情况,争取做到党组成员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几年来,该院就"两庭"建设问题召开党组会不下20场,确保了审判法庭建设的正常开展。
二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凸显法院地位。几年来,江宁法院一手抓"两庭"建设,一手抓审判工作,以突出的审判业绩推动"两庭"建设的开展。2000年以来,该院克服办公条件差、审判人员少的困难,加班加点,忘我工作,年年结案超过7000件,2003年共办结各类案件7588件,解决案件金额4.87亿元,一线审判人员人均结案达到122件,为促进全区"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几年来,该院除在法院系统获得"全国法院系统思想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调研工作先进单位",两次被市法院记集体三等功外,2003年在区里又获得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并在年终千人评议和作风建设百分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被区委评为优胜单位。由于江宁法院审判业绩突出,在江宁区"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赢得了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
三是加强沟通和交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两庭"建设中,江宁法院经常向区委、区人大汇报,向区政府通报。区委副书记、区长单景南,区委副书记王加法,区人大副主任周大勇到该院调研时都明确表示积极帮助该院解决困难。3月8日在该院审判法庭综合楼即将交付,建设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区长单景南,常务副区长谢跃进带领财政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专程到法院现场办公,了解到法院在建审判法庭综合楼缺口达3900万元,虽然通过贷款解决了一些困难,但给法院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在座领导当即表示全力保障法院经费的正常运转,所背负的债务也全部由区政府在本届任期内解决,法院经费从2005年起由区财政全部包干。区长单景南还当即会同有关领导和部门协商后,先行拔给法院500万元经费,解决该院眼前困难,目前已有200万元进账。
目前江宁法院一幢高12层,建筑面积14500平米,设有19个法庭和调解室,总造价近6000万元的综合性审判法庭已建设竣工,即将交付使用。1997年前即已完成建设的四个人民法庭办公楼也全部进行了重新装修,汤山人民法庭还将选址重建。
供稿人:江宁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