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宁区法院滨江开发区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着力打造一体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一、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滨滨有法”党建品牌
“滨滨有法”的滨滨,既是滨江开发区法庭的“滨滨”,又是“彬彬有礼”的“滨滨”,象征着滨江开发区法庭司法为民、不忘初心的服务态度。
二、坚持品牌推动,着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一是“滨至如归”,当好无讼社区“护航员”。建立矛盾纠纷即时通报和快速响应机制,助力开展“无讼社区”共建,切实提升社区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
二是“村口法庭”,当好送法上门“网格员”。定期选取典型案件,进网入格开展巡回审判、案件调查、诉讼调解,通过巡回审判,变“群众跑”为“法官跑”,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讼累。
三是“滨法讲堂”,当好法律咨询“解答员”。靶向发力,通过开展“点单式”普法,改变“我讲你听”的单项灌输式普法模式,实现“群众出题,法庭答题”的双向交流。
三、坚持司法为民,全面推进一站式建设
一是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诉前调解案件分流主渠道作用,调撤率达60%以上,加快案件流转和处理效率。
二是建立人身损害案件诉前鉴定机制,着力提升案件处理效率,有效减轻当事人诉讼成本。
四、创建成果
★ 法庭审理的一起相邻关系纠纷经CCTV-17《乡理乡亲》栏目报道,引起积极反响。
★ 近三年法庭各项审判质效均位居全院前列。先后获评“集体三等功”“集体嘉奖”“2020-2021年度先进党支部”。多名干警先后获评“江宁区十佳政法干警”“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 2023年,先后40余次参与街道、园区重大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护航平安江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