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详情

首页法院党建文化建设详情

星空读书会 | 莫负春光好,读书正当时

发布日期: 2025-04-22 浏览次数: 40

要实现职业素养的跨越式提升,系统性读书工程当属根本路径。一名优秀的法官,需要日复一日地不断成长。在书籍中跋涉的日夜,是对社会变迁与人性本质的多维体察,是从法律条文到司法实践的能力锤炼,是对法律与道德、秩序与变革的辩证思考。扎根审判事业三十余年的吕润进专委,带来了他的读书感悟和推荐书单。
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吕润进:近年来,江宁区法院每年都会举办星空读书会,大家相互推荐书籍、分享心得。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也想推介自己所读一本书《行程纪略》,另外也借此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围绕不同的阅读主题选书的一点小体会。
《行程纪略》中一个老法官的精神
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郑天翔同志所著、北京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行程纪略》,主要收录了郑天翔同志在晋察冀北岳区根据地、包头市、北京市、第七机械工业部、最高法院工作期间主要文稿,作出的重要批示,所写信札,为老战友老同志文集所作的序,以及纪念逝去的老战友老同志文章。去年《人民法院报》上刊载了其秘书王建桥纪念郑老的文章、原最高法院副院长李国光同志的自传《我的大法官之路》也多次提及到郑老,他们都给予了极高评价。我有所感悟,所以才在旧书网上淘到这本书,读后深感有六个方面收获:
一是要科学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其中可以重点学习书中《北岳区农村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变化的调查资料》《我们怎样做农村调查研究》,非常详实、细致,实操性强,有真知灼见,属于“真调研、调研真问题”。内容主要是对北岳区28个县的88个村庄进行调查研究的一个总结,并介绍了如何做好农村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有几个基本原则:1.典型调查是了解情况的基本方法,其中谈到普查和抽查的关系、一般典型和特殊典型的关系等;2.要周密系统的调查,不能粗枝大叶的漫画式的调查;3.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能采用主观主义的方法;4.调查与研究要统一,调查过程就是深入认识的过程;5.调查研究严格的科学精神,力求做到精准无误;6.做好群众性的调查研究,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必须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基层干部中有不少“天才”,对于群众日常生活劳作等方面,他会更加清楚专业。比如你讲土布价格,对方就会详细回答大布、小布、样线布和粗线布、细线布等等不同布匹的细分价格。调查研究有一些方法和步骤:1.调查前准备工作、调查大纲、调查表;2.调查要程序严谨;3.调查方法多样;4.开好群众调查会;5.调查工作要重视组织领导;6.要反复总结。
二是要把握好法院工作的基本方针。郑老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后,曾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谈话题目就是《法院工作的基本方针》,内容主要是四个“关键词”和一条经验。四个“关键词”是“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积极主动、群众路线”,他强调“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体现的司法权威,所以工作态度必须十分严肃,十分认真,这样才能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实事求是是法院工作的基础,毛主席讲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法院干部必须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必须十分强调调查研究,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实事求是。为什么说要积极主动呢,认为法院不能孤立办案。积极主动就是争取坚持党的领导争取支持,积极搞好公检法的大力协作,争取工青妇的支持配合。再就是依靠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法院工作根本路线,按照以上四个关键词办,可以少犯错误,犯了错误也可以及时纠正。另外还有一条他的工作经验,就是强调质量。他曾任职的第七机械工业部是生产研发洲际导弹和核潜艇导弹的,质量是不能出任何问题的,他将这个要求带入法院工作中,要求法院也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法院工作的质量要求就是保证正确、及时查明事实,正确应用法律,保护人民、打击敌人、惩办犯罪,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及时与办案质量发生矛盾时,及时服从质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质量优先,兼顾效率。
三是要精准抓好法院战略问题。郑老出任最高法院院长时,全国法院干警队伍中大专学历仅占7%,具有法律教育背景的仅占3%。他提出,提高法院队伍文化素质和法律业务素质是关系法院工作发展的战略问题,两次代最高院党组向中央打报告申请创办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在几次与教育部沟通受挫后,数次找到中央领导同志汇报情况,取得中央支持,由财政部拨付了300万元开办经费,协调一些高校支持了部分师资力量,终于将“业余法律大学”(“国家法官学院”前身)办起来了,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我们法院的老一代庭长几乎都在“业余法律大学”学习培训过,提升了基本法律素养,基本适应了审判工作的需要。这件事情既体现了郑老高超的领导水平、长远的战略眼光,也体现了其干事创业坚韧不拔的恒心毅力。
四是解决好装备保障也是重大历史性的推进。郑老还积极争取中央领导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借鉴公安的做法,规范了法院干警着装,当时有的基层法院领导激动地喊出“跟着郑天翔穿上新衣服”的心声;在调研中,发现刑事审判押送靠的是自行车,干警将嫌疑人拷在车后座,缺乏严肃性,解决了囚车问题,全国每家法院至少配备一部囚车,我还记得,当年江宁区法院是配备了一部6人座的昌河小面包车;基本解决了基层法庭办公用房问题,让法庭坐落街道上,方便群众进行诉讼。
五是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实事求是。郑老这方面事例特别多,如他对严打期间重罪轻罪“一锅煮”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偏。对不按照程序办案公开进行坚决抵制,写信向上级汇报,取得理解和支持。1984年1月24日就个别人民来信要求严惩过去少数没有重判案件的情况,阐述了自己意见,得到认同。1985年给北京市高中级法院院长写信,指出任何人任何单位不能蔑视国法,对环保部诉讼代理人不参加庭审,要求依法公开宣判,并向媒体公布其不参加庭审情况及判决结果。曾给河南高院院长写信,要求报告省委处理干预县法院办案的县长,也要批评教育不敢于坚持原则的法院干部。在法院院长会议上讲话,要求法院干部要头脑清醒,一要坚定,二要谨慎,一定要依法办案,严格依法办案就任何时候不会错。
六是值得永远学习的老一辈革命家的高风亮节。郑老病重期间,交代秘书及家人严格按照中央规定妥善处理公车、住房、保密电话、警卫,并结清最高法院食堂饭菜钱。他对工作人员十分关心,结合人员工作内容和特点,建议后续安排的工作岗位,既符合干部实际情况,也让干部减少犯错概率。
关于选书的一点体会
如果想了解历史事件
可以选择阅读事件当事人回忆录。比如想了解最真实的皖南事变情况,那就可以读《李一氓回忆录》,李一氓是新四军秘书长、皖南事变亲历者,也是他向中央写了汇报,认为当时军部军事训练不足,事变后部队突围有点进退失据,并反思了大队伍突围失败后,自己也犯的错误。其擅自脱离大队伍上山,后被刘少奇同志代表华中局予以口头批评,一直引以为憾事、非常自责,认为自己革命意志薄弱,关键时候还是“不过硬”。比如想了解庐山会议情况,可以看看《黄克诚回忆录》,其详细回忆了会议经过,会议发言情况,中央领导同志是怎么与其谈话等。
如果想深入了解历史人物
可以看看公开出版的历史人物日记,比如想了解张克侠、何基沣淮海战役如何起义,可以看《张克侠军中日记》,里面就讲述了其在起义紧急关头,如何与绥靖公署主任冯治安斗智斗勇冲过封锁线,及时指挥部队起义成功的故事;以及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是如何牺牲的,国民政府是如何祭奠的等等。
如果想了解文史创作情况
可以把国内国外都看看。国内的可以看《赵俪生高照一夫妇回忆录》,学界公认中国历史,解放前钱穆《中国通史》讲的最好,解放后则是赵俪生讲得最好,培养出秦晖等著名学者。也可以看陈明的《我与丁玲五十年》,了解新中国文艺路线和文艺方向、文艺创作情况等。
国外的可以看看美国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如何做文史学问及师友杂忆等。也可以看台湾齐邦媛的《巨流河》,从东北流亡到蛰居台湾的家族历史,某种程度上也是近代中国历史一个缩影。
如果想读政治思想史的
可以看看钱穆的《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代表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最高水平的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还有陈体强《关于承认的国际法》,是中国学者在海外的最高水平博士论文之一。
如果想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
可以看看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吕思勉的《中国近代史》,这些都是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高屋建瓴的大家之作。
如果想读法学家生平的
可以看看江平的《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陈光中的《陈光中口述自传》、英国丹宁勋爵的《最后的篇章》等。
如果想读文化巨匠的书籍的
可以看看钱钟书《管锥编》,所有庚子留美学生考试中,钱钟书的成绩为第一名,他学贯中西,被誉为“文化昆仑”,可以接受除日语外所有外国记者的母语采访,熟知的外国典故比外国记者懂得还多,留下了许多现代学术经典之作。也可以看上海文艺出版社《陈寅恪语录》,陈寅恪为“近代国学三大师”之一,有独特卓见,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
如果想读修身书籍的
则当属曾国藩书籍,所谓“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以“春意思”借喻蓬勃信念,用“穷骨头”象征不屈风骨,既强调内在生机的培育,又突显外在骨气的坚守,刻画出刚柔并济的处世智慧。
如果想读杂文的
可以看原《人民日报》总编和社长邓拓《燕山夜话》及《三家村札记》。《三家村札记》作者署名吴南星,系取吴晗、邓拓笔名马南邨、廖沫沙笔名繁星三人各一个字,三人都是杂文名家,值得一看。
如果想读散文和小说的
可以读读汪曾祺的诗化和散文化的小说,比如名篇《受戒》《大淖记事》《岁寒三友》等,代表了现代江苏籍作家比较高的水准。
最后希望大家重温一遍明代大儒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现在有这么好的读书条件,还是要主观上多努力,多多读书!

正文结束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