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开发区法庭 李道伟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犹记得2016年夏末刚踏入江宁区法院大门的场景,彼时虽已工作两年,但一个新的开始依旧让人激动。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刚到法院,我被分到禄口法庭工作,从刚开始的在窗口接待当事人咨询、立案,兼顾内勤,到半年后从事书记员工作,期间的点点滴滴长记脑海。法院工作性质决定着必须谨小慎微,书记员工作又细致又繁重,开始整理材料时常因找不到工作方法、没有摸到规律,导致半夜惊醒回忆某一个环节是不是出错。每个周四晚上驻庭,法官们都会拿出疑难复杂案件研究,承办人介绍完案情后大家各抒己见。我作为一个小白,虽然不能提出什么独到的见解,在旁边听得也是不亦乐乎。有时庭长会问我的看法,我也会尽力把自己的理解讲出来,接受各位前辈的指点。
经过禄口法庭书记员的工作,我熟练掌握了程序性事务,调解沟通能力大大加强,对于一些简单案件也能够有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被任命为法官助理的几个月后,我调到民一庭劳动争议巡回法庭,从事劳动争议案件的辅助审理工作。劳动争议和老百姓的生活关系很密切,工资报酬是每个劳动者最关心的事。初来乍到,我尚未熟悉整个流程,就遇上了一件欠薪的群体性纠纷。因一个在建工程被其他法院查封拍卖,22名工地工人的报酬没有着落,在法官的带领下,我们主动依托劳动争议非诉调解中心与相关部门对接,与其他法院沟通,最终确保工人工资于春节前发放。整个案件从开始处理到款项到账仅用了5天。那时工人们的激动和感激之情,至今仍给我触动,我时刻提醒自己每一个案子对于每一个人当事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面对实际办案中的种种困难,我一边认真查阅资料、学习理论,一边深入研究类案、观摩庭审、请教前辈,在调查质证、撰写文书过程中摸索前进,一猛子扎进“卷山案海”。随着经验的积累,我的业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协助审理的曹某某诉某机电公司劳动合同纠纷一案,获得2020年江苏省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同时该案例也在江苏省高院公报刊登。
自我更新,超越自己
2023年底,我入额了,像一路走来指导我的前辈们一样,终于有了大人模样。“作为法官,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翻卷宗、查证据、找依据、查案例……直到问号得到合理解释和排除,万无一失才能下判决。”身边法官的这番话,我牢牢记在了心里。每逢疑难复杂案件,我都会看好几遍卷宗,把证据吃透,把请求基础研究明白,再查看典型案例的裁判要旨,积极向资深法官请教,最后结案了把它们写成案例分析,总结这类案件的办理办法和经验。
2024年新年之后,我被调入滨江开发区法庭从事速裁工作。来到这距离主城最远的法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法庭审理案件的类型庞杂,同时速裁工作对办案效率要求非常高。对于之前不常办理的婚姻家事、侵权等案件类型,我重点分析案件要素,研究以往的类似案例,了解基本的裁量标准,争取让自己尽快熟悉起来。作为法庭速裁团队的负责人,我主动调整团队的节奏,理清楚团队成员分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从去年3月份开始,团队效率开始显现,每月平均结案百余件,一直处在全院速裁前列。
理想似星辰,虽不能触到,但我们仍可像航行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航行追逐。从警校毕业到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员额法官,过程中既有苦辣,又有酸甜,只有亲历者才感同身受。在入额一周年之际回顾,我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我亦深知此后的路并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梦想还在,憧憬还在,热忱还在,轻舟就会驶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