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詹青云】
认识詹青云是因为一档关于辩论的综艺节目,叫奇葩说。和很多人一样,我被那时她的侃侃而谈所打动,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的成为她的粉丝。詹青云是名斜杠青年,是职业律师,是业余辩手,是歌词作者,是调酒师,她本科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就读于哈佛大学法学院,自2015年起多次参与各平台辩论、演说节目,并屡获冠军。如果你看过她的节目,就会发现她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文艺而理性、温柔而犀利。
【关于本书】
《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这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成长轨迹、学习考试、读书意趣和旅行记忆,前后分别有序和后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詹青云仿佛是自己的一位好友,带着极大的真诚和耐心,与我促膝长谈,娓娓道来。
□父母的爱,让她肆意成长
在成长轨迹和学习考试部分,从阿詹诙谐幽默的文字中不难看出父母无条件的爱给予了詹青云闯荡世界并成为自己的最大的底气和勇气。阿詹一路升学打怪,从小镇工厂子弟到县城,再到省重点高中,最后通往全世界,父母都是她最坚强的后盾。
在阿詹眼中,她的父母是典型的严母慈父:严厉的母亲对其学业和生活习惯有着一定的要求,而慈爱的父亲则会带她去玩,去探索生活。詹爸会趁着詹妈去上班的时间,让阿詹抓紧时间打游戏,临詹妈回来时赶紧换人。但他们都会支持孩子五花八门的爱好,比如画画、演戏、制作飞机模型等等。在支持画画这件事上,詹爸詹妈除了给阿詹报班、买各色颜料、买小画家丛书,还会在家里时不时举办一次拍卖会,阿詹的水粉油画作品,会由詹爸詹妈来竞价。书中有这样一段描绘:“他们俩一本正经,一人有一块牌子,我手上拿个锅铲,当作敲成交的槌子。五毛起拍的,一般一块钱也就成交了,有时候我爸抬价,故意立刻喊十块,我妈还以为这一幅有什么特别,跟十块五毛,我爸立刻说那我不要了,我妈有苦说不出,老老实实给钱,然后还得把这些卖过了的画又收回箱子里。”
让人惊讶的是阿詹并非从小就是学霸,她曾经也是差生,然而外界对她的评价并没有动摇自己内心的防线,父母会一直给她无条件的信任,不断肯定女儿所做的改变和努力。正是他们用足够多的耐心用心的灌溉,让阿詹的成长如花盛开。
□读书意趣,让她气自华
“各位,我们都是年轻人,在我们人生的这个阶段,有什么东西是唯一珍贵的?什么叫‘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什么叫‘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那个唯一带不走的东西,不就是青春本身吗?”这是詹青云在华语辩论世界杯决赛上的一段结辩词。文采熠熠,气质卓然,正是大家眼中阿詹的模样。
关于读书意趣,她说阅读真正成为生活中莫大的乐趣,是因为会偶尔使人进入那种放不下、走不出、看不破的痴迷状态。它们不属于日常,而是生活中偶尔的奢侈,铁了心关机断网,全情读书的状态。
读这本书,真的很像在读好朋友的日记,时而有趣逗你噗嗤一笑,时而温馨教你如何去爱,某段简洁干练的文字又让人拍案叫绝,深感微言大义。在纷扰的生活、忙碌的工作之余读这本书,颇有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清茶一盏醉人间的感觉。
最后一段话与大家共勉。让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经书,是那条取经的路。千山万水,随意行去。永远不要低估自己可以走到的地方。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着眼于当下,一步一个脚印,我想这才是年轻人引领时代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