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

请稍候,正在加载页面……

详情

首页新闻中心法院快讯详情

江宁区法院举行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 2025-04-25 浏览次数: 125

summernote-img
4月24日,江宁区法院召开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部分人大代表及省市区媒体参加。发布会由江宁区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葛云云主持。
发布会上,江宁区法院民二庭庭长倪健介绍了江宁区法院2024年度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案件特点、主要工作举措。
2024年,江宁区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民事案件515件,结案516件。其中,商标侵权纠纷收案99件,降幅达52.4%;著作权纠纷收案344件,上升17.4%;涉及图片、影片的侵犯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撤诉率较高;涉自媒体平台商业诋毁、技术类合同、传统文化保护及文创产品侵权等新型或非典型案件增长趋势明显。
江宁区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批量维权诉讼管理、小商品商标侵权源头治理、加强知识产权宣传调研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多措并举,做好批量维权诉讼管理
实地走访小商户较为集中的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了解小商品侵权原因。加大对批量案件的审查和识别力度,严格证据认定,合理制定赔偿标准,遏制不合理的商业维权诉讼,平衡权利主体和末端销售者的利益,以防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异化为权利主体谋取经济利益的商业策略。
重视调研,着力解决审判难点
针对特许经营案件高发态势,快速组织精干力量,完成市法院重点调研课题《规制与完善:商业特许经营市场治理模式探析》,并和南京中院知产庭联合完成市法学会课题《加盟类企业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与风险防治》,为商业特许经营审判以及市场规范化管理、行政执法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针对知产批量诉讼商业维权异化倾向,和南京中院知产庭联合开展实证调研,完成《知识产权商业维权诉讼异化倾向及司法规制—以南京法院审判实践为视角》课题,为商业维权诉讼的识别、处理提出具体措施,对审判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加大宣传,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审理的案件连续四年入选南京法院知识产权十大案例,连续四年召开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开展多场“知产进市场”活动,针对知识产权纠纷高发、多发地区和行业,深入市场一线开展知识产权法律培训和咨询服务,从源头上预防纠纷。
依法履职,促进品牌强国建设
严厉打击商标攀附、仿冒搭车、虚假宣传、商业诋毁、侵犯商业秘密等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持续加强驰名商标、知名字号、传统品牌、中华老字号和地理标志司法保护,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强对平台企业竞争秩序司法规制,依法惩治强制“二选一”、强制搭售、刷单炒信、大数据杀熟、恶意投诉、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促进互联网新型商业模式规范健康运行。
协同治理,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改变“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争取党委统筹推进,推动构建权责明晰、运行规范、高效联动的多元治理工作格局。推进与知识产权局、商务局等职能部门沟通协作,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统一执法理念和标准,提前预警并及时有效惩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与产学研用各领域沟通交流,实现“1+N”综合保护的更佳效果。
民二庭法官秦潇通报了3件知识产权案件典型案例,分别是:
1.网络服务提供者不适用“避风港原则”;
2.注册商标权利人对进入公有领域的商标词汇不享有垄断使用权;
3.假冒钢化玻璃注册商标刑事附带民事赔偿。
下一步,江宁区法院将继续紧紧围绕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和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两条“主动脉”,积极延伸司法职能,融入社会治理大局,深入研究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等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助力法治营商环境优化的新路径,为江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正文结束
微博